9月24日,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“热采一号”在山东威海出坞下水,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,为规模化、高效化撬动海上稠油资源开拓新路径、激活“新引擎”,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助力端稳能源饭碗具有重要意义。
稠油即相对黏稠、流动性差的原油,宛如“黑琥珀”一般,开采难度很大。
与常规原油“冷采”的开发模式不同,稠油通常采用“热采”模式。“热采一号”的核心能力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油层后,使稠油黏度降低,成为流动性好、易开采的“稀油”。
作为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,我国稠油资源量约有198.7亿吨,仅在渤海海域,稠油储量就占原油总探明储量的近一半。唤醒这部分沉睡的“海底宝藏”,变规模储量为产量,成为中国海油加快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、渤海油田实现油气上产4000万吨目标的重要攻关方向。
“热采一号”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个海上移动式试采平台“海洋石油162”升级改造而成。
四根高度超过70米的桩腿,是该平台可实现海域移动作业的关键装置。“热采一号”可以穿梭不同平台进行注热,有效降低稠油油田开发成本。
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“热采一号”项目经理吴南说——
“热采一号”为海上采油平台完成稠油注热服务后,可依靠其四桩腿自升式结构‘拔腿就跑’,并在拖轮牵引下移动至其他作业区域再次扎根作业,让渤海海域共享注热服务,稠油热采规模化变为现实。
在平台新增的二层甲板上,3套巨大的蒸汽锅炉系统引入注目,作为“热采一号”的“制胜武器”,该套注热系统可同时为6口油井快速注入温度超过300摄氏度的高压蒸汽,改变了以往采油平台“各自为阵”,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注热装备、只能对两口井实施固定注热的局面,大大提高稠油热采作业效率和 “低边稠”油田开发经济性。
为了解决稠油热采这一世界级难题,早在2007年,中国海油第一支稠油热采团队组建,三年攻关,完成海上油田首次稠油热采先导性试验蒸汽吞吐作业。然而,海上油田生产平台空间和承载能力受限,稠油开发成本较高,“能不能让注热装置像‘共享单车’一样移动起来?”,新设想应运而生,热采团队不断开启一轮轮新的攻坚。
自主研发小型橇装式热采蒸汽发生器及配套装置,开展高温补偿管线技术攻关,研制高温电缆并推进井下井口连接作业……持续努力下,中国海油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“雏形”渐成。经过可行性论证,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以“海洋石油162”平台为母船,进行“热采一号”移动式注热技术及装备研发。
17年磨一剑,“热采一号”终于亮相。凭借着“可移动+6井同注”的技能优势,“热采一号”将为撬动我国渤海难动用的油气储量带来全新可能。
原文出处:ECF国际页岩气论坛 (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jM5MDY4MDI1NA==&mid=2650714044&i...)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